孝行天下、孝傲中华(一)
之一:开篇
朱熹,是南宋时期我国的大哲学家、教育家,集理学之大成者。他书写的这个“孝”字将字、义、形、情巧妙地融为一体,我们可以把整个字拆成上下两部分来看,上半部是“老”字的半部,下半部是一个“子”字。这个“孝”字,上半部右边横、竖、撇笔画连接,就象一个人体的上半身,弓着腰、抬起头、双手作揖敬奉的模样,左边却是猿的脸形,什么意思呢?就是不孝不敬之人,如同尚未进化的猴子。下半部是一个完完全全的“子”字,意思是说要孝敬父母和老人。书画同源,这个字在似与不似之间,达到了书和画的高度统一。朱熹借这个“孝”字告诫大家,只有尊老孝敬才有资格仰面望天。其教育意义非常深刻。
我们今天在这里谈孝,并不是笑谈。邵校长在这个时候提出“弘扬传统孝道,构建和谐校园”的号召非常及时,这对于我校校本文化的创建和我校在新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,传统孝道盛行千年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。历史与现实中,无论何人,自家的长辈总是要孝敬的,否则,他便是不讲人伦,这是对孝最简单的理解,一个人如果连自家的长辈都不孝敬,恐怕是要遭天谴的。我母亲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事:我母亲是耶稣会的成员,他们星期天做礼拜,那一天有人做见证,是一个大婶,她儿子在外面干活,她在家看孙子,小家伙也比较调皮,有一次跑到河边去,这位大婶也没追上,很不幸——孙子掉到河里淹死了,她当然很伤心,但是人死不能复生,除了伤心自责,她又能如何呢?她儿子回来后,听说孩子淹死了,大发雷霆,盛怒之下,失去了理智,竟然对自己的母亲说:我的儿子你给看死了,你却活着,你也去死吧!这位大婶心里本就很歉疚,就同意去死,她儿子说你也得去到河里淹死,然后母子二人就一前一后来到河边,儿子看着母亲跳进河里,出了口气,那意思好象是为自己的儿子报了仇似的。不过这位大婶真是命不该绝,她后来被一个开拖拉机运货的司机给救上了岸,那个司机问她为何寻死?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,司机当场就表示要认这位大婶做娘,原来这位司机早先曾经开车出过车祸:撞死了一位老大娘,他也是一直内心非常不安,但是自己又没有娘,于是就认了她做娘,表示要为她一直养老送终。这位大婶此时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什么留恋的,就跟了这个司机走了。再说那个让自己的娘去死的那个不肖之子,他看着母亲跳进河里以后就回家了,在回去的路上,他被汽车撞死了……这可能就是不孝的报应吧。所以为人子女的,一定要孝敬老人。我国的《婚姻法》明确规定:“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,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。”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要尽孝。
我国的孝文化内涵丰富,它涵盖从古至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理论、法律、制度、行为规范、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成果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。《辞海》注释的孝是这样的:“善事父母曰孝”,“对祖先也称孝”。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。“孝”字源于我国的父系社会,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,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它最初的意思是尊敬祖宗和生儿育女、延续生命。
“孝”是一种文化,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。汉字教育的“教”字,就是由“孝”和“文”组成。《孝经》和《二十四孝》是孝文化最重要的著作,前者为理论阐述,后者是实践例证。
“孝”是一种美德,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。社会上的各种阶层——上至国家元首,下至平民百姓,都在实践着孝的法则与途径。中国古代的君王讲究“经德治国”,以孝治天下,“百德孝为先”,汉朝统治者以孝治天下,君主发布诏令,倡导养老。在甘肃省武威县汉墓出土的《王杖十简》和《王杖诏令册》,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养老令。所谓的“王杖”,是一种长九尺、顶端雕有鸠形的手杖,它由官府授给70岁以上的老人,以示养老的意思。凡持有王杖的老人,可以受到种种特别的优待:在政治上,可以享受“六百石”(相当于郡丞、小县县令)的待遇;生活上,除了定期发给米、酒、肉以外,可以免除其子或孙的赋役,使之专心供养老人;法律上,凡对持有王杖的老人有谩骂、殴打等行为的,比照大逆不道罪论斩。因此,“王杖”可以说是最早的“老年优待证”。这些敬老养老措施,大多为后世所继承。
老百姓则更实在,让我们看看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实践孝的吧!
《二十四孝图》,是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,其题材不多见,笔墨工雅,设色清丽,非同寻常,堪称国之重宝。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,编成《二十四孝》。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,通称《二十四孝图》,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。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孝道被当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,而陈少梅先生却在1950年冬天应朋友之约,绘制了《二十四孝图》册页,使宣扬孝道的《二十四孝图》出现了具有高超艺术水平的新画本。这样内容的画本,产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,又是由大家精绘,可谓绝无仅有,弥足珍贵。陈少梅认为,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不应该完全抛弃,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,仍然应该发扬光大,这就是他绘制《二十四孝图》的思想基础。《二十四孝图》又是陈少梅先生以传统画题为题材的最后的画作,1964年,终因积劳成疾,猝然辞世。所绘《二十四孝图》册页,当年被人带至台湾,后又从台湾辗转流传到香港,历经半个多世纪,终于被在京的收藏家购回,使我们得睹这一珍品。
古人盛赞的这“二十四孝”,随着岁月的流逝,时代的更迭,其内涵、其受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用现在的话来说它也该与时俱进了。我们读《二十四孝》,应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。他们也许并非看重这些形式,要后人件件照办;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,告诉我们人世间还有一个“孝”字!这就是古人,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精神,我们只要能够把孝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我想就可以告慰先人了。